秦始皇統一六國后,“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頒布了40字的詔書,制作了大量的度量衡器具,把詔書刻在上面,分發到全國作為標準使用。詔書共40個字:“廿六年,皇帝盡并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壹
歉疑者,皆明壹之”。
大意是說,如今天下統一,人民安定,讓丞相隗狀、王綰,度量衡不統一的要全部統一起來。在商鞅方升上,秦始皇的詔書與商鞅變法時刻下的文字距離不超過兩厘米,時間卻相隔123年。意味著方升從一國的標準轉變為天下的標準。統一的方升意味著統一的法度。統一度量衡改變了戰國以來度量衡的混亂局面,便利了經濟交往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