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羅盤是指不采用“水浮法”放置指南針磁針的羅盤,通常是在磁針重心處開一個小孔作為支撐點,下面用軸支撐。
宋代與阿拉伯的海上貿(mào)易十分頻繁,中國開往阿拉伯的大型船隊有指南針導航,阿拉伯人由此學到指南針的用法, 并把這項技術(shù)帶到歐洲。歐洲人早期使用的航海羅盤是與中國人同樣的水羅盤,而且制作方法與中國水羅盤幾乎完全相同。在13世紀前半葉之前,歐洲人還停留在對中國宋代指南針的仿制階段。
13世紀后半期,歐洲的指南針開始了本土化的進程。隨著中國旱羅盤傳入歐洲,法國人又將旱羅盤改進,將其裝入有玻璃罩的容器中,成為便攜儀器。后來,這種攜帶方便的指南針被歐洲各國的水手廣為應(yīng)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