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xxxxx-黄色片韩国-黄色片久久-黄色片久久久-日本特级黄色录像-日本特级视频

中國計量測試學會有關收費項目及收費標準 中國計量測試學會關于公布 《中國計量測試學會有關收費項目及收費標準》 的通知
站點搜索
人才建設

中國計量測試學會


中國計量測試學會關于第三屆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項目的總結報告


發布時間:2020-06-15 15:13:17

 
 
       為探索新型計量測試青年科技人才選拔培養機制,鼓勵和幫助32歲左右計量測試青年科技人員,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科研能力,明確研究方向,開展原創性科學研究,經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申請,中國科協批準,開展了“2017-2019年青年人才托舉工程”相關工作,現將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項目基本情況
       (一)中國計量測試學會介紹
       中國計量測試學會(以下簡稱:學會)成立于1961年2月28日。英文名稱:CHINESE SOCIETY FOR MEASUREMENT(縮寫 CSM)。學會是國家民政部批準登記注冊的全國性、學術性、非盈利社會團體。上級行政主管部門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接受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業務領導,是中國科協的團體會員單位。代表中國參加國際測量技術聯合會(IMEKO),擔任該組織理事會理事。在IMEKO的24個專業委員會中有14名專家加入并承擔主要職務。
目前,本屆(第七屆)理事會共有理事200人。其中常務理事67人(包括理事長1人,副事事長10人)。理事會下設秘書處,36個分支機構(其中5個工作委員會、26個專業委員會、5個分會),1個 學術期刊《計量學報》和1個網站。
學會擁有以全國科研院所、計量測試單位、大專院校及企事業單位為主體的團體會員單位近500個。個人會員總數約8500人,具有高級以上技術職稱人員占到90%,其中院士18人,高級會員1200多人,聚集了我國計量測試領域中一大批具有高科技學術水平的專家學者。
       學會主要工作職能:開展計量測試相關國內外學術交流、重點學術課題研討、計量測試戰略發展研究;開展計量測試領域的科技成果鑒定、科技項目論證、科技人才評價等資質/資格評價工作;推薦、表彰和獎勵計量測試領域中表現優異、成果突出的科技工作者;舉辦國家科技部、國家獎勵辦公室批準的“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科學技術進步獎”評選、表彰;組織開展《中國計量測試學會團體標準》修制定;編輯出版《計量學報》;開展計量測試科學普及活動,計量測試科普教育基地建設活動;開展測量管理體系認證,推動企業完善測量管理體系;接受行政主管部門委托,承擔計量技術法規審查、標準物質管理、職業技能評價、注冊計量師管理、計量標準考核等專業技術工作。
       (二)被托舉人情況
       何巍,男,博士,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副教授。主要從事光纖傳感與復用技術、飛秒激光加工技術、光纖激光器與器件、光纖生物傳感等方面的研究。被托舉人近年來對國內外光纖傳感技術進行長期的跟蹤, 并作為骨干成員參與多項與光纖傳感方面相關科研項目。在飛秒激光加工和單頻光纖激光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部分研究成果應用于航空航天高端裝備領域。
       馮秀娟,女,博士,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主要從事基于激光干涉測量的聲學測量技術、聲學計量等方向的研究。被托舉人近年來對計量單位量子化變革和新一代光學法聲壓量值基準等重點方向進行長期跟蹤,并作為骨干成員參與多項與光學法空氣聲、水聲聲壓復現相關的科研項目。
       丁艷菲,女,博士,中國計量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水稻對典型重金屬吸收、轉運和積累規律及其耐性的生理分子生物學機理及重金屬阻控技術研究。被托舉人近年來針對miRNA對典型重金屬吸收、積累及其耐性的分子機理及重金屬污染的安全控制技術進行研究。
       趙超,男,博士,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高級工程師、電離輻射計量科技創新團隊負責人、專業技術帶頭人。主要從事電離輻射計量學研究。被托舉人近年來主要圍繞核電與環境放射性污染測量技術及其量值溯源技術開展研究,作為項目負責人或項目骨干成員主持參加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計劃等多項研究。
       (三)項目實施情況
       1.制定制度,建立工作機構。
       獲得項目實施資格后,學會領導高度重視,成立了以理事長為組長的領導工作組,按照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項目實施方案》的總體要求,總結學會第一屆、第二屆青托開展情況,重新修定了學會“青年人才托舉工程”項目實施細則。學會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堅持以“科技要發展 計量須先行”為指導思想,具體工作思想如下:
       (1)以“十大計量”專業為主要托舉領域,結合國家重大改革方向,支持國家“四基”發展戰略,發揮自身學科優勢,推進計量基礎研究。
       (2)以學會平臺為渠道,結合國際重點建設項目,推動領域內先進計量測試研究工作,打造創新科技人才培養平臺。
       (3)以學會理事會18位院士團隊為核心,組建專家委員會,設立人才考核標準,打造完善的人才評價機制。
       (4)以征集活動為引導,廣泛征集計量測試領域內的優秀項目,幫助年輕的項目牽頭人更好地開展項目研究,推動項目發展和牽頭人的個人素質培養。
       (5)以嚴謹的甄選制度和培養制度為基石,打造系統、全面的培養機制,通過對各種制度的貫徹執行,確保項目方案的有效進展。
       (6)以現場考察、答辯、會評等方式,定期總結培養成果,通過專家委員會的評選、評價,建立完善的評價標準與機制,準確衡量青年人才水平及進步情況。
       (7)以多形式的支持方案為立足點,根據項目及個人的不同需求,進行資金、資源及平臺等不同方面的支持,確保達到良性的推動效果,達成培養成效。
       2.公正舉薦遴選。
       2017年10月19日,學會面向全社會廣泛征集青年人才, 共計37名青年人才報名參加。學會對征集人選進行初步篩選和公示后,共有30名征集人選符合條件進入專家委員會現場答辯環節。
       2017年11月17日,學會在北京召開了“第三屆青年人才托舉工程”托舉人選答辯會。會上,14名專家嚴格按照學會“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實施細則,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對各青年人才的答辯情況進行了評估和打分,按照分數高低,最終確定了北京信息科技大學何巍、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馮秀娟、中國計量大學丁艷菲和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趙超作為學會支持的“青年人才托舉工程”項目托舉人選,其中何巍和馮秀娟(前兩名)獲得中國科協青托資金支持。所有青托人選在學會官方網站進行了公示,公示期間無異議。
       3.培養。
       為做好對青年人才的托舉培訓,學會結合項目工作思路和發展重點,制定了項目實施方案,并按照方案積極開展實施。
       在方案實施過程中,根據4位青托人才個人情況,分別制定個性化成長培養方案,制定了導師指導制度,組建了由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祝連慶教授等權威專家組成的導師團隊,針對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認真進行指導;對于每個階段進展情況,開展同行專家的評議,幫助提高專業能力和水平。同時利用學會資源,為青托人才搭建全方位成長平臺,保障青托人才持續全方面健康成長。
       二、項目完成情況
       (一)建立權威、專業導師制度以及同行專家評議。
       青托人才是具有新思維、新創意的群體,但他們往往缺乏必要的社會和環境的支持,學會聘請計量測試權威專家作為他們的導師,從學風道德、專業水平、學術和技術創新能力等方面幫扶青托人才,為青托人才解疑釋惑,指導青托人才進一步加強責任感、使命感,提高自身修養、端正學術作風,刻苦創新,早日成才。
       (二)制定個性化成長方案、搭建成長平臺。
       明確每位托舉人才在培養期內的專業發展方向,支持托舉人才參與國內外最新科研課題研究,鼓勵他們自主開展科研設計、開發和研究。同時,學會利用自身優勢為青托人才搭建良好的成長平臺。
       學會代表中國參加國際測量技術聯合會(IMEKO),作為總理事會理事,學會積極將青托人才推薦到IMEKO 相關技術委員會中,為青托人才搭建國際交流、展示平臺。
       學會積極邀請青托人才在2018年“第十二屆海峽兩岸計量測試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并宣讀報告。以磨練青托人才創新思維能力、科學問題凝練能力。同時,加大對他們的宣傳和展示,促進他們廣泛與計量測試科學家深入交流,得到同行專家的認同與幫助。
       三、項目主要績效
       (一)托舉平臺建設、托舉機制創新及成果
       學會利用參加國際組織優勢,為青托人員創造國際交流平臺,積極將青托人才推薦到IMEKO 相關技術委員會,擴大他們的視野。托舉項目利用成果核心技術為平臺,與企業合作實現科技成果轉化,先后開發應用級產品,其中的部分產品已應用于重大基礎設施(鐵路、橋梁等)和高端裝備(飛機、衛星等),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
       (二)青年人才選拔、培養、評價等創新實踐及成效
       選拔,采取候選人現場答辯評審方式,學會邀請14位計量測試領域專家作為評審專家。答辯即鍛煉了參加答辯候選人的總結、表達能力,也給他們提供了一次接受同行專家評議幫扶的機會。同時,評審專家通過與候選人直接面對面溝通,全方面了解候選人情況,評出真正符合要求的托舉人才。
       培養,采用學會搭臺、導師幫扶方式。青年托舉人員托舉期間不僅要在學術上有所成就,更重要的還要在品德、學風、組織能力上有所成長。通過托舉項目引薦,托舉人還在2018年入選中國計量大學“環宇計劃”人才項目。通過學會與依托單位的平臺有力的推動了托舉人的培養與發展。通過托舉平臺的建設和發展,極大的促進了依托單位在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與其他學科的深度交叉融合,全面提升了科技創新能力,拔尖了創新人才培養能力。以實驗室為載體,探索了國際協同、行業協同、科教協同的人才培養新模式,培養了能夠成長為引領領域未來發展的學術人才。
       評價,采用綜合評價和量化評價相結合。綜合評價是青托人員和導師從學風道德、專業水平、學術和技術創新能力等方面給予的自我評價和綜合評價。
       (三)被托舉人的成長情況
       何巍:2015年畢業于合肥工業大學,2015年7月進入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工作至今。主要從事飛秒激光加工與光纖激光器等方面的研究。在飛秒激光加工方面主要開展了光纖布拉格光柵、長周期光柵、藍寶石光纖光柵、保偏光纖光柵以及干涉型光纖傳感器研究,并對其傳感特性進行了測試,具備了透過光纖保護層進行光纖光柵刻寫的能力;在光纖激光器方面主要針對1.5至2μm波段單頻光纖激光器理論、核心濾波器件加工、激光性能測試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設計并搭建了波長靈活可調諧輸出的高穩定光纖激光器;研究了基于飛秒激光逐點掃描制備光柵陣列選頻的波長可調諧摻鉺光纖激光器,在單頻激光器領域積累的一定的經驗;在生物傳感方面主要開展了面向免標記技術的光纖生物表面修飾、光纖光柵傳感器件研發和傳感系統搭建方面的研究,制備了基于長周期光纖光柵的乳蛋白生化傳感器,設計并搭建了基于錐形光纖光柵結構的折射率敏感的光纖激光傳感系統,在光纖激光傳感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被托舉人近年來對國內外光纖傳感技術進行長期的跟蹤。申請人主持及完成科研項目5項:裝備預研項目1項(320萬元,在研,主持),青年人才托舉工程資助項目1項;北京市教委科技發展計劃面上項目1 項(已結題);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勤信英才培育計劃項目1 項(在研);北京市優秀人才培養資助項目1 項(已結題),并作為骨干成員參與多項與光纖傳感方面相關科研項目。
以第一作者發表及錄用與該研究方向相關學術論文34篇,其中SCI論文27篇,EI論文6篇,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5項,依托相關研究成果2017年入選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計劃。
        任職:中國計量測試學會會員;中國計量測試學會技術推廣工作委員會委員;北京光學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青年委員會委員;中國光學學會會員;以及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醫療器械管理專業委員會心血管分會委員。
2018年青托期間,評中國光學工程學會第三屆全國光學工程學科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018年評為碩士研究生導師。2019年獲評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優秀班主任;2018年作為指導教師獲得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光電設計競賽三等獎,2017年獲得第九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三等獎。
       馮秀娟:在2017-2019年度的科研目標是完善空氣聲、中頻水聲聲壓復現裝置,開展光學法非接觸測量聲場的應用研究。作為負責人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1項(已結題)、中國計量院基本科研課題2項(其中1項已結題),作為主要參加人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已結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質量基礎專項1項。
       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發表論文8篇,其中SCI論文2篇(Applied Optics,Optics Express),申請發明專利2項(已公開)。第一起草人完成《JJG 1172-2019 工作標準傳聲器(自由場比較法)檢定規程》1項、待完成《次聲傳感器校準規范》1項。
2019年參加國際比對“工作標準傳聲器靈敏度級校準(COOMET 757/RU/18)”,已完成報數;主導國際比對“LS1P實驗室標準傳聲器靈敏度級和相位響應校準(APMP.AUV.A-K5)”,2017-2019年完成比對的各項準備工作,目前比對正在進行。
2017年參加中日韓青年科學家論壇(ESW 2017),交流內容為光學法空氣聲聲壓復現;2018年參加APMP TCAUV Workshop,主題為超聲大功率計量。
       丁艷菲: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際合作項目1項(274萬元,在研,參加 ),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59萬元,在研,主持),承擔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項目1項(50萬元,在研,主持)。發表SCI論文7篇,其中高水平SCI論文4篇,1篇ESI高引用論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4個。
       于2019年12月晉升教授。獲得榮譽2019年浙江省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優秀指導老師;2019年第十一屆浙江省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一等獎(指導老師);以及2018年浙江省植物生理與植物分子生物學學會優秀論文獎。
任職浙江省植物生理與植物分子生物學學會理事;中國植物生理與植物分子生物學學會會員;以及浙江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學會會員。
       趙超:托舉期間主持立項并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氣載核裂變產物131I的準確測量方法研究》,主持立項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計劃《環境氣態氚大規模監測方法及測量標準創新研究》,作為協作任務負責人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大型設備及設施關鍵量在線計量技術的研究》,負責協作任務《便攜式γ輻照裝置的研制》,另主持市局級科研項目2項。作為第一起草人,制定國家計量技術規范《固定式環境γ輻射空氣比釋動能(率)儀現場校準規范》。作為第一發明人申請發明專利3項,其中獲授權1項。作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發表論文6篇。   
       2017年受聘為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現上海市市場監管局)電離輻射計量技術科技創新團隊負責人、專業技術帶頭人,每年組織團隊開展電離輻射科普宣傳活動。2019年組建“上海市監電離輻射計量科技創新與服務青年突擊隊”。2019年獲得“上海市人才發展資金資助”。
       2017年獲上海市標準化優秀學術成果三等獎,項目名稱“環境γ輻射劑量率儀現場校準用輻照裝置的研制”,在獲獎人中排名第1。2018年獲2018年度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優秀科技成果獎,項目名稱“環境γ輻射在線監測系統現場校準技術”,在獲獎人中排名第1。2019年申報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20年獲獎,項目名稱“核能與環境放射性安全監測量值溯源技術體系及應用”,在獲獎人中排名第2。
指導合作單位博士研究生畢業設計、參與課題研究3人次,指導新入院職工參與科研工作1人次。任中國計量測試學會電離輻射專業委員會第七屆青年委員、2018-2021國家質檢總局WTO-TBT國外通報評議組專家。
       (四)主要經驗做法、工作亮點
       在開展青年托舉人才工程中,學會深深感到對于青年科技人才來說,他們看中的不僅是當前待遇的問題,更多的還是發展空間問題。而個人發展空間,不僅僅局限于專業學術的發展,更多的自身品德的修煉、組織能力的提升。
       (五)社會反響
       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馬愛文:作為青年科技人才成長的“第一塊踏板”,“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幫助了一批32歲以下的優秀青年科技人才,讓他們能在創造力黃金時期努力成長為品德優秀、專業能力出類拔萃、社會責任感強、綜合素質全面、具有國際視野的學術技術帶頭人。學會按照托舉工程要求,積極為青托人才搭建各種平臺,幫助他們成為我國計量測試科技領域高層次領軍人和高水平創新團隊的重要后備力量。何巍、馮秀娟、丁艷菲、趙超在托舉期間,在科研工作中,敢于創新,敢于學習,敢于承擔重大科研項目或重大學術活動。計量測試技術是基礎研究,他們又都能甘于寂寞,默默奉獻,表現出了良好的科研素質和道德素養。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祝連慶教授(導師):科技的發展與人才培養密不可分,“青年人才托舉工程”計劃給青年科技工作者打造了優越的科研平臺,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空間。鼓勵青年學者有目標、有理想、有動力,在專業和技術上有特色和成果,堅持不懈的向著目標奮勇前進,不斷提升國際和國內的影響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水平復合型科技人才。托舉平臺創造了優越的學術交流機會,通過與國內外高校與科研院所知名專家進行學術交流,積極促進青年學者開展學術交流,拓寬學術視野,為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的形成奠定基礎。借鑒先進理念,借力提升團隊的創新能力和學術影響力。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楊平研究員(導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設立的“青年人才托舉工程”項目,著眼于培養造就德才兼備、勇于創新的國家科技領軍人才后備力量,為優秀青年科技人才提供高水平的發展平臺,聯合學會提供經費、政策、工作等各方面的全方位支持,幫助青年科技人才在“科研黃金期”得以快速成長。中國計量測試學會在“青年人才托舉工程”項目的實施過程中發揮了重要橋梁、支撐和保障作用。被托舉人馮秀娟副研究員作為我團隊的核心成員,學術素養和科研能力突出,具有很好的發展潛力,在被托舉期間進步明顯,希望她能再接再厲,取得更大的成績。
       中國計量大學朱誠教授(導師):中國科協青年托舉工程為青年科研工作者搭建了很好的發展平臺,被托舉人丁艷菲在青年托舉工程的支持下,經過三年的培養期,快速成長,發表SCI論文7篇,其中高水平SCI論文4篇,1篇ESI高引用論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4個。在科研、教學、管理等方面均表現突出,具備較強的科技創新和學術技術水平。
       復旦大學卓維海研究員(導師):青年是開展科技工作的黃金時期,剛邁出大學校門的青年人才富有精力和創新動力,若能得到科研工作的支持并授予榮譽,必將有力促進他們的快速成長。2017年度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項目征集通知發出后,我便第一時間推薦被托舉人趙超申報,他也不負所望獲得了由中國計量測試學會承擔的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第三屆(2017-2019年度)項目的資助。三年時間里,被托舉人趙超從該工程項目中受益良多,不論是個人成長、學術水平,還是科研成果,都已取得了長足進步,并已發展成為了學科帶頭人。衷心希望中國科協的青年人才托舉工程越辦越好,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優秀青年才俊。
       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唐方東高級工程師(導師):我是2017屆被托舉人趙超的導師。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項目為被托舉人趙超提供了很好的發展機會,在項目的支持下,中國科協與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為其提供了良好的平臺與交流的機會。三年托舉期間,被托舉人趙超在科研成果上取得良好的成績,成為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學術帶頭人,并接任我成為“電離輻射計量科技創新團隊”團隊負責人,帶動團隊快速發展,這一切離不開托舉工程的支持。
       四、存在問題及建議
       青托項目是中國科協的有益創舉,助力正處于創新黃金期30歲出頭的青年科技人員開創個人事業,更好地成長,將所學貢獻給國家和社會。
       建議一:加強交流合作
       希望中國科協能牽頭舉辦青托人員專場交流會,為青托人員搭建跨學科、跨領域交流合作機會。不斷通過學術會議、項目聯合申報、平臺共建的方式增強隊伍整體水平,促進共同發展。
       建議二:進一步提高青托入選者的帶動作用
       通過合作共建,青托入選者培養質量得到了很大提升,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在繼續提高青年入選者培養質量的同時,需要加強宣傳,選拔優秀青年科研工作者。同時鼓勵入選者積極參加學會公益性工作,提高教學和科研水平,使其成為學科建設的帶動力量,培養出一批在本學科領域有影響力的青年學者。
       建議三:加強國際合作與學會之間交流與合作,通過聯合舉辦學術大會,鼓勵青年人才積極參與組織工作和學術交流。
       五、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凝聚青托人才智慧,鼓勵他們積極服務企業的計量檢測能力提升,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助推企業提質增效,為加快推進復工復產的總體部署而積極擔當作為,以促進“六保”“六穩”目標的實現。
       (二)加強對青托人才的扶持,鼓勵他們瞄準世界科技前沿,下好“先手棋”,敢闖“無人區”,搶占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
       (三)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讓青托人員參與到創新驅動助力和調研工作中,拓寬思維。
       (四)加強科普宣傳工作參與,培養青托人員傳播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的能力。
       (五)進一步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通過國際舞臺促進青托人才的成長與任職,提升能力,展示才華。



                                                                                                                                                   中國計量測試學會
                                                                                                                                                   2020年6月15日



?

友情鏈接

? 2015-2023 中國計量測試學會 版權所有 ICP證:京ICP備14006989號-1
最佳瀏覽分辨率1280*800或1440*900為了本系統能更好的為您服務請使用IE8.0或以上版本瀏覽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麻豆一区二区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亚洲 | 高清国产亚洲va精品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播放 | 国产每日更新 | 亚洲欧美综合日韩字幕v在线 |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一级黄色大片 | 一级毛片成人免费看免费不卡 | 啪视频在线 | 国产精品福利片 | 国产真实乱了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资源在线 | 亚洲精品老司机综合影院 | 曰本亚洲欧洲色a在线 | 天天草天天草 | 欧美操操网 | 成人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小说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亚洲在成人网在线看 | 四虎精品影院在线观看视频 | 成人伊人青草久久综合网破解版 | 国产精品入口牛牛影视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不∫ | 亚洲综合校园春色 | 好男人天堂网 | 特级全黄一级毛片视频 |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片区 | 天天操操操操操 | 欧美一级特黄高清免费 | 黄色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 欧美香蕉爽爽人人爽观看猫咪 | 91小视频在线观看 | 777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 | 操啪| 午夜资源 | 一级黄片毛片 |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va精品网站精品网站精品 | 国模青青 |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